測繪工程地形圖的方法及基本要求
文章發布于:2018-04-14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1)測繪工程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 ,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
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GPS RTK數字測圖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于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 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
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數字正射影像圖)、
DEM(數字高程模型)、DRG(數字柵格地圖)、DLG(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 ,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以車輛為平臺,集成 GPS接收機,
視頻傳感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二、測繪工程地形圖碎步測量的具體要求
(1)全站儀數字測記模式:
1 儀器設置:儀器對中偏差不大于 5mm。要通過測定較遠的另一已知點進行檢校,
平面位置較差不超過圖上0.2mm,高程較差不超過1/5基本等高距。
2 數據采集:采集碎部點三維坐標。
地形圖要素分為:地形要素(地物,地貌,符號),注記要素,數學要素。
地貌特征點:如山頂,鞍部等變坡點;地性線;陡坎斜坡上下高程點;一定密度的高程點等;
地物特征點:如建筑物、圍護物拐點;道路,陡坎,水系拐點;園地等地類界拐點;高壓線桿等。
3 數據記錄:坐標數據、點號、編碼、繪圖信號、草圖。
4 數據預處理:數據導入電腦,檢查數據錯誤,生成圖形數據。
5 數據編輯:人機交互編輯圖形數據,構建 DTM(數字地面模型) ,
生成等高線,圖形拼接(幾何接邊、邏輯接邊) 。
6 地形圖制作:采用矩形分幅,常用 50×50cm或40×50cm,裁切整飾。
(2)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
1、數字攝像測量分區的基本要求
根據成圖比例尺確定分區最小跨度,盡量劃大;
分區界線與圖廓線一致;
分區內的地形高差一般不大于相對航高的1/4,航攝比例尺大于等于
1:7000(或地面分辨率小于等于20cm)時,一般不大于1/6;
分區內地物景物反差、地貌類型應盡量一致;
地形特征顯著不同時在用戶許可下可破圖幅分區;
應考慮飛機側前方安全距離和高度。
采用 GPS 輔助空三航攝時確保分區界線和加密分區界線一致性,
或一個攝影分區內可涵蓋多個完整的加密分區;
2、低空遙感的技術要求:
相對航高不超過 1500m,最高不超過2000m;
續航時間大于1.5 小時;
無人機起降場應距離軍用、商用機場須在10km以上。
無人機傘降時應確保無人機預定著陸點 50m 范圍內沒有非工作人員,
彈射起飛,發射架前方200m內90°扇形區域不能站人。
系統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應大于200小時。
無人機航攝在設計飛行高度時,應高于攝區和航路上最高點 100m以上。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 ,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
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
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及基本要求
GPS RTK數字測圖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于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
可以 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數字正射影像圖)、
DEM(數字高程模型)、DRG(數字柵格地圖)、DLG(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 ,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以車輛為平臺,集成 GPS接收機,
視頻傳感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二、測繪工程地形圖碎步測量的具體要求
(1)全站儀數字測記模式:
1 儀器設置:儀器對中偏差不大于 5mm。要通過測定較遠的另一已知點進行檢校,
平面位置較差不超過圖上0.2mm,高程較差不超過1/5基本等高距。
2 數據采集:采集碎部點三維坐標。
地形圖要素分為:地形要素(地物,地貌,符號),注記要素,數學要素。
地貌特征點:如山頂,鞍部等變坡點;地性線;陡坎斜坡上下高程點;一定密度的高程點等;
地物特征點:如建筑物、圍護物拐點;道路,陡坎,水系拐點;園地等地類界拐點;高壓線桿等。
3 數據記錄:坐標數據、點號、編碼、繪圖信號、草圖。
4 數據預處理:數據導入電腦,檢查數據錯誤,生成圖形數據。
5 數據編輯:人機交互編輯圖形數據,構建 DTM(數字地面模型) ,生成等高線,圖形拼接(幾何接邊、邏輯接邊) 。
6 地形圖制作:采用矩形分幅,常用 50×50cm或40×50cm,裁切整飾。
(2)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
1、數字攝像測量分區的基本要求
根據成圖比例尺確定分區最小跨度,盡量劃大;
分區界線與圖廓線一致;
分區內的地形高差一般不大于相對航高的1/4,
航攝比例尺大于等于 1:7000(或地面分辨率小于等于20cm)時,一般不大于1/6;
分區內地物景物反差、地貌類型應盡量一致;
地形特征顯著不同時在用戶許可下可破圖幅分區;
應考慮飛機側前方安全距離和高度。
采用 GPS 輔助空三航攝時確保分區界線和加密分區界線一致性,
或一個攝影分區內可涵蓋多個完整的加密分區;
2、低空遙感的技術要求:
相對航高不超過 1500m,最高不超過2000m;
續航時間大于1.5 小時;
無人機起降場應距離軍用、商用機場須在10km以上。
無人機傘降時應確保無人機預定著陸點 50m 范圍內沒有非工作人員,
彈射起飛,發射架前方200m內90°扇形區域不能站人。
系統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應大于200小時。
無人機航攝在設計飛行高度時,應高于攝區和航路上最高點 100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