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指南
文章發布于:2018-04-03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一、簡介
武漢大學測繪信息工程國家要點實驗室是我國測繪學科第一所國家級要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
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研討和展開測繪信息工程獲取、處理、剖析、表達和使用的根底理論和要害技能,
為我國樹立信息化測繪技能系統和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展開,提供現代化的測繪技能保證和地理信息效勞;
一起也為我國參與全球范圍對地觀測系統建造與使用研討,培育和造就高質量高層次的測繪科技人才。
為了促進測繪信息工程領域內新理論、新思想和新技能、新辦法的展開,
加強國表里學術思想與人才的溝通,實驗室特設立敞開研討基金,
贊助有關人員來從事測繪信息工程的根底理論研討和使用根底研討。
二、敞開研討基金贊助準則
1、依據我國測繪遙感技能的展開戰略,著眼于國民經濟建造的當時和久遠的需要,盯梢世界學科展開的前沿;
2、鼓舞具有開拓性、超前性、創造性和較高層次的理論和技能的研討及具有嚴重使用遠景的項目;
3、有利于促進多學科的穿插滲透和多部分的聯合攻關,有利于樹立和展開世界協作的新格局,有利于人才的培育和學科的展開;
4、鼓舞和支撐從事測繪信息工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師、博士后及海外留學人員請求實驗室敞開基金。
5、鼓舞和支撐請求者和實驗室研討人員展開深度協作,產出高質量的跨學科協作研討效果。
三、敞開研討基金指南贊助方向和研討內容
1. 拍攝丈量的理論和技能
1.1 遙感印象的立體視覺與時序剖析;
1.2 衛星遙感印象數據壓縮、信息提取與剖析;
1.3 衛星遙感印象實時、主動改變監測技能;
1.4 航空印象地物主動/半主動提取實用辦法;
1.5 依據遙感印象和GIS數據的常識獲取與含糊推理;
1.6 多視印象密布匹配辦法;
1.7多源數據集成的三維城市建模辦法。
1.8 新式機載數字傳感器的檢校辦法;
1.9新式機載數字傳感器的空間分辨率檢測技能;
1.10星載/機載遙感印象實時/準實時處理技能;
1.11多角度歪斜印象處理與建模
1.12高精度短基線拍攝丈量辦法
1.13室內三維重建、視覺導航技能
1.14亞米級光學衛星震顫剖析辦法
1.15星載激光測距數據的處理與使用
1.16密布三維點云的外表快速重建
1.17相片級三維模型紋路重建與可視化
1.18依據明暗信息的三維信息提取
1.19視頻衛星數據處理與使用
1.20活體方針的實時拍攝丈量
1.21星載多角度SAR處理與使用
1.22星載視頻SAR處理與使用
2. 遙感印象信息處理與使用
2.1 遙感輻射特性研討;
2.2 新式遙感傳感器成像機理與技能系統預研;
2.3 衛星/航空/無人機高光譜遙感信息處理理論;
2.4 高分辨率遙感信息處理理論與使用;
2.5 熱紅外遙感信息提取與使用;
2.6 高分辨率/極化SAR印象方針特性與解譯模型;
2.7 衛星SAR地表形變監測理論與辦法;
2.8 衛星遙感印象實時、主動改變監測技能;
2.9 星載/機載遙感印象數據壓縮與實時/準實時處理技能;
2.10 大氣遙感技能與辦法;
2.11 水環境遙感理論、辦法與使用;
2.12 農業、城市等專題遙感使用;
2.13 視頻衛星數據處理與使用。
3. 室表里導航定位理論與技能
3.1 高精度時空基準的樹立、保持和精化理論及辦法研討。
3.2 多源交融室表里無縫定位技能研討;
3.3 行星探測器精細定軌新理論與新算法研討;
3.4 行星內部結構研討的理論和辦法;
3.5斗極GNSS精細定位辦法研討;
3.6斗極GNSS接收機要害技能研討;
3.7 低軌衛星定軌和定姿的理論、模型辦法;
3.8 斗極GNSS/INS組合導航辦法研討;
3.9依據斗極GNSS的空間氣候研討;
3.10 依據斗極GNSS的對地觀測以及環境與災禍監測技能研討;
3.11 依據斗極GNSS反射信號反演與使用技能;
3.12 多傳感器組合導航定位技能;
3.13 斗極/GPS/Galileo多星座聯合定軌技能;
3.14 室內導航定位技能
3.15 移動測繪理論與辦法
3.16 同步定位與測圖(SLAM)技能
3.17 空間認知理論與辦法
3.18導航定位新信號與新體制
3.19室表里空間方位效勞理論與技能系統
4. 空間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技能
4.1 動態方針時空數據高效辦理與剖析技能;
4.2 高性能地學核算技能;
4.3 多源、多標準空間數據主動匹配的理論與辦法;
4.4 地理信息智能效勞與效勞質量的理論及辦法;
4.5 空間數據發掘和網絡地理智能的理論與辦法
4.6 地學時空核算和地學空間剖析模型;
4.7 網絡環境下地理空間信息高效可視化技能;
4.8 依據GIS數據的應急剖析和決策支撐模型;
4.9 實時地理信息系統與時空模仿
4.10 數字城市/智慧城市要害技能
4.11 空間大數據理論與辦法
4.12 室表里一體化導航技能
4.13 語義方位描繪與方位核算技能
4.14 數字流域監測與信息同享效勞要害技能
4.15 地理時空大數據表達與辦理的理論與辦法
4.16 地理空間傳感網核算理論和效勞技能
4.17 面向地學使用的傳感網優化布局理論與辦法
4.18 面向室內定位的軟硬件一體化技能
4.19 面向室內動態地圖的問答式查找技能
5. RS、GPS、GIS集成的相關理論和技能辦法的研討
5.1 低空遙感渠道多源數據的配準、交融與在線處理要害技能;
5.2 CCD/Lidar點云等多源數據雙向寬帶無線傳輸要害技能
5.3 車載、地上激光點云的智能化切割與方針辨認辦法
5.4 IMU/Lidar輔佐下的無人機真實射印象生成辦法
5.5 街景地圖的生成辦法;
5.6 多渠道、多傳感器數據集成的災禍辨認與預警技能
5.7 依據視頻印象的運動方針辨認與盯梢
5.8 Lidar、高分辨率相機、IMU等傳感器的地上高精度標定與檢校辦法
5.9無人機搭載條件對POS精度的影響剖析及其解決方案研討
5.10廣義印象點云處理的理論與辦法
5.11泛在測繪
5.12 時空大數據行為形式發掘
四、請求
1、請求者有必要聯絡一位研討方向附近相關或互補、副高以上職稱的實驗室固定人員作為協作者,
并與該科研團隊展開協作研討,請求書中須有清晰的協作研討方案。
2、請求人有必要仔細填寫實驗室《敞開基金請求書(2017版)》,非標準格局的請求不予受理。
請求書要求學術思想新穎,立論依據充沛,研討方針清晰,研討內容詳細,研討辦法和技能道路合理、
可行,在近期可獲得必定發展。請求書(一式三份)寄送到實驗室,
并將電子版發送到geyan@whu.edu.cn,請求書格局見附件。
3、本次基金項目請求截止日為2017年8月31日(郵寄請求書以投遞日郵戳為憑),
逾期請求書可順延至2018年受理。本次基金項目的研討工作開始日期為2018年1月1日,
結題日期為2019年12月30日。贊助強度為面上項目5萬元。
五、課題履行辦理
1、基金贊助課題發生的有關論文、專著、專利、效果評議鑒定材料等,均應有實驗室協作者的署名,
效果應標示“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要點實驗室敞開基金贊助(編號:xxxxxx)”,
英文標示“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Open Fund of State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Wuhan University (Grant No. xxxxxx)"。未標示的效果,不得作為本課題的效果。
2、論文效果至少產出一篇SCI檢索論文,而且論文署名中有實驗室的協作者和本實驗室
(中文名:武漢大學測繪信息工程國家要點實驗室,武漢,430079;
英文名: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作為工作單位。
3、課題負責人應參與武漢大學測繪信息工程國家要點實驗室安排的敞開基金效果陳述會
(于2018、2019和2020年4-5份舉行),其間在2018年的陳述會中做課題開題陳述,
在2019年的陳述會中做課題中期發展陳述,在2020年的陳述會中做課題結題陳述。
4、基金贊助課題所獲得的效果(包含收集到的材料、數據、研討陳述、
相應軟件及其測驗檢驗陳述等)歸研討者與本實驗室一起所有,項目結題時相關效果應提交實驗室留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