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產業已成為湖南經濟新增長點
文章發布于:2019-04-02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201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工業發展的意見》出臺,
初次清晰地理信息工業為戰略新興工業,將展開地理信息工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湖南在衛星導航定位、遙感測繪、高性能GIS軟件渠道、地理信息大數據核算等方面具有先進技能和效果,軍民交融根底好,展開地理信息工業優勢明顯。
在國家高度重視軍民交融、立異驅 動展開的大好形勢下,湖南應捉住地理信息效勞敏捷鼓起、使用愈加廣泛的機會,
大力推動地理信息工業軍民交融深度展開,使這一工業成為先導性支柱工業、湖南經濟新增加點。
湖南地理信息工業軍民交融展開現狀—— 地理信息工業增加敏捷,但全體水平依然較低。
自2011年以來,湖南地理信息工業總值每年增幅在25%以上,2016年到達217億元,估計到2020年將超越1000億元。
但與省內其他支柱工業相 比、與國內興旺省份比較,地理信息工業全體水平依然較低:工業總產值在全省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占比不到1%,
仍處于非主導工業位置;90%以上是小企業,缺少競爭力強的大型龍頭上市企 業、企業集團。
軍民兩邊簽訂了戰略協作協議,但軍民效果雙向轉化仍不順利。
2015年,省政府與國防科技大學、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等簽訂了“測繪地理信息軍民交融立異展開戰略協作協議”。
但部分間 的交流聯絡不行嚴密,缺少高效的軍民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同享機制和技能研制雙向轉化機制,
很多具有寬廣使用前景的軍口科研效果未及時向民用市場轉化。
戎行需求牽引未能有用發揮作 用,軍地需求信息對接困難,軍地協作仍停留在資料引用、小范圍內數據同享和團隊型協作等層面。
斗極導航使用起步較早,但其工業化根底建造仍有待加強。
全成集團使用的產品和效勞包括中心芯片、用戶終端、體系集成、運營效勞等環節,工業展開根底杰出。
2013年,湖南成為繼 珠三角、長三角之后全國第三個斗極衛星導航使用示范區,
但湖南在地理信息工業根底渠道 投入、根底數據定時更新、數據資源的交流與同享、地理信息產品的深化使用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缺乏。
推動湖南地理信息工業軍民交融立異展開的對策主張—— 完善軍地對接機制和立異渠道建造,推動軍民效果同享和雙向轉化。
進一步強化交流和諧,建立起軍民一體的工業運轉管理機制、利益同享機制、定時商量和互訪工作機制。
搭建好軍地需求 對接和轉化使用渠道、專家研討交流渠道,全力推動省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能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制實體建造。
不斷加大斗極衛星導航、高性能地理信息體系、高性能核算 等優勢技能效果的同享力度,加速軍工技能民用轉化,
優先支撐其在湖南測繪地理信息范疇的使用。
選用軍地聯合攻關運轉形式,展開項目攻關和人才培育。
加強省校協作力度,由國防科技大學和湖南測繪地理信息工業相關單位一起請求、承當國家及職業嚴重科研與工程項目,
聯合展開相 關根底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能攻關,大力展開元器件、衛星導航定位和授時終端、航攝無人機、高性能傳感器等配備和技能。
加強人才軍地聯合培育,依托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高校 建成的科技立異和人才培育渠道,
聯合國家、省級相關單位,展開技能交流和高端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聯合訓練。
加強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和使用才能,完善地理信息工業鏈結構。
現在湖南地理信息企業大部分致力于上游的數據獲取,少部分從事中游的數據處理、下流的信息效勞和軟件開發,
工業鏈中下 游的業務類型比較單一。應充分利用國家超級核算長沙中心大數據處理、斗極導航等方面的技能優勢,
軍民共建湖南斗極導航支柱工業鏈,帶動地理信息工業鏈全面展開。應加強地理信息數 據處理和使用才能建造,
不斷提高地理空間和國土資源信息實時監測、預警預告和輔佐決議計劃才能,
提高國家級根底地理信息、國情監測數據、影像數據管理、不動產一致掛號數據庫建造等方 面的效勞保證才能。
立異投入方法,加速使用推行,促進地理信息工業自主可控展開。立異自主技能研制投入方法。
運用財務、金融、稅收、風投等多種形式,支撐斗極導航、國產操作體系、芯片、地理信息系 統等范疇自主技能的研制及工業化,
力求在湖南首先完成測繪地理信息渠道、體系和軟件的國產化,為地理信息體系供給牢靠安全保證。加速自主技能使用推行。
研建根據自主可控體系軟件 的地理信息公共效勞渠道,大力推動全省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渠道建造,完成省、市、縣(區)數字城市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