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智慧城市:擦亮數字經濟的"明珠" 地信產業浙江再出發
文章發布于:2018-11-22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5000年前,在古人還在用腳步丈量天下、勾繪地理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當世界邁入萬物互聯的時代,地理位置信息會成為人類社會的“底層代碼”,如空氣般無處不在。7年前,在浙江人擘畫經濟新發動機,布局地理信息產業時,也可能想不到,數年后浙江迎來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
大會發布的《莫干山宣言》,是深化地理信息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成果,必將對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產生重要的深遠影響。數字經濟引領浙江高質量發展,地理信息產業則是浙江數字經濟的“一顆明珠”。在地理信息產業這片“新藍海”里,浙江又一次出發了。
數字經濟
一顆明珠
在入駐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的企業浙江中測新圖公司一樓展廳,展示了一張小鎮變遷圖:2012年還是一片菜地,2014年有了星星之火,2018年高樓已鱗次櫛比,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就此崛起。入駐小鎮4年,浙江中測新圖公司從4個人發展到如今的160人,去年產值突破4000萬元。
德清地信小鎮的成長之路,某種程度上濃縮了浙江地信產業轉型發展的歷史。2010年前后,浙江地信產業,企業小、分布散、創新能力弱,在全國并不算出跳。然而,當時間快進到2018年11月,這一產業已蝶變為數字經濟“明珠”,并且憑借本次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成功召開,更在世界地理信息領域有了自己的位置。
“技術推動、需求拉動,兩相契合。”與會的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盛樂山說,傳統測繪行業,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中,迎來了發展良機。同時,浙江大力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云上浙江、數據強省、數字浙江,都需要地理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入和有力支撐,更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
搶抓蝶變契機,浙江乘勢而為。2012年和2014年,浙江相繼出臺了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從多方面給予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從明年1月1日開始,全省建立的“一網一中心一平臺”的衛星導航系統,將向專業用戶和個人用戶免費開放。
浙江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迅猛,今年產值預計可達60多億美元。“7年前,我們在打造坐落于德清的省級地理信息產業園時,將其定位為‘輻射長三角、影響全中國、走向全世界’。當時,我心里還有些打鼓:現在看來,這個路子是走對了。”省自然資源廳地理信息開發利用處處長李龍云說。
在德清地信小鎮,創新、跨界、融合活力迸發,集聚了傳感器、無人機、數據存儲、遙感衛星應用等一大批產業項目。“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地方,能將這么多地理信息企業放在一個‘小鎮’里。”千尋位置首席科學家馮紹軍感慨。據悉,在本次大會,又有63個產業項目簽約,全球最大的GIS技術和服務供應商Esri也與當地達成合作意向。
這一塊“無中生有”的數字經濟高地,也是浙江地理信息產業的一個縮影。它的崛起,也折射出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
跨界融合
必由之路
這次參加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嘉賓,來自諸多領域:醫衛、文化、旅游……當然,記者碰到最多的還是新經濟的面孔。由此可以看出,跨界創新、融合發展,才是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地理信息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事實上,阿里本身正是地理信息跨界融合的一個絕佳案例。今天的阿里已經從一個電商公司成長為覆蓋電商、支付、云計算、物流等龐大的數字經濟體。在張勇看來,這些為人熟知的業務和生態背后,作為基礎設施的地理信息服務正在并且將發揮更大效能。
以物流業為例,因為地理信息技術的深度利用,這個行業整體面貌已經改變。高德如今支持菜鳥每日數千萬包裹量的智慧物流配送,為菜鳥提供包括個性化物流地圖、位置能力應用、5級地址庫建設、專業貨車導航、貨車軌跡服務、智慧規劃路線等各項服務。未來菜鳥平臺上每天要實現10億包裹的運轉量——離開地理信息技術的支持,這是不可想象的。
正如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秘書處副秘書長陳建國所說,測繪地理信息實際上是一個粘合其他信息的很好平臺,可以說任何信息都是與時間空間相關的。如果地理信息能夠跨界發展融合發展,做好“地理信息+”的工作,可以粘合出很多種新的服務方式和形式,從而帶動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
在浙江,基于“互聯網+”的地理信息新型產品和服務蓬勃興起,對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和后續發展帶動作用初步顯現。近年來,浙江省地理信息及相關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達25%以上。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從無到有,成為國內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在全國率先建設無人機服務監管平臺,設立30億元無人機產業基金,構建無人機全生態產業鏈;浙江省大力推動北斗衛星應用,寧波、臺州等地推動北斗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浙江省順應產業創新格局的新變化,正以集群為載體、行業為依托,優化配置科技創新資源,促進“地理信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的有效融合。可以預見,面對撲面而來的信息全球化浪潮,面對當今信息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這次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將帶來更多有益思考。
以人為本
智慧生活
在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上,地理信息在生活中的應用目不暇接,這些已經存在或正在發展的應用勾勒出美好生活圖景。在浙江這片地理信息應用的熱土,地理信息正為人們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正在走向全國的“城市大腦”這幾天成了網紅。11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關于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警務機制改革現場會在杭州召開,杭州“ET城市大腦”成為會上的最大亮點。這個應用了地理信息技術的城市智能中樞每兩分鐘便可對城市道路交通狀況進行一次掃描,實時感知在途交通量、延誤指數、擁堵指數、快速路車速等7項“生命指標”,并對可能發生異變、突變的交通趨勢進行預警,極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體驗。
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上,德清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縣的計劃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概念更加清晰。依托地理信息技術收集的海量數據,京東為德清量身打造了綜合服務機器人。前往莫干山的最佳路線是哪條?辦理住房手續怎么走?人們只需輕輕一點,便可將德清城事一網打盡。
在農村,人們的生活也已然不同。地理信息技術為物流提供了個性化方案,偏遠山村不再是物流禁地,農村居民不僅可以買到時下流行的“尖貨”,還催生了新業態,像麗水遂昌的“封閉村”紛紛改頭換面變成了“淘寶村”;在大會上驚艷亮相的新型無人機,不僅能夠解決更加棘手的物流難題,還能實現農業生產的靈活應用,為浙江這片特色農業的聚集地提供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
地理信息的應用,讓我們邁向以人為本的智慧生活,而在未來,地理信息也將繼續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路。
在德清的試點區域,高精度地圖的測繪工作已經完成,精度達到10厘米級的車道級導航讓無人駕駛普及的希望在這里冉冉升起。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讓浙江省域內客車、旅游包車和危化品用車的管理更加規范。通過高精度定位,管理可以精確到每一輛車和每一個駕駛員,以此降低事故,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