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制圖資料的加工
文章發布于:2018-06-21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測繪工程:制圖資料的加工
一、為轉繪地圖內容進行的加工
在用照相法轉繪時,需要對不感光的面積色和感光的線畫色進行處理,
通常是對感光線畫(例如河流渠道等)用不易感光的顏色加描對不易感光的森林底色,
為了在底片上能顯示其底層的地貌等高線和其他地物,可用5%的鹽酸溶液使其變成藍色。
二、在使用掃描數字化時,則主要是橢球體和坐標系統的轉換
我國以往的地形圖都使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體,1954北京坐標系。
而現在使用的是1975年由IUGG/IAG第16屆大會推薦的地球橢球體,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
因此,不同橢球體和坐標系的坐標要進行數據換算。
1980國家大地坐標系是在對全國天文大地網進行整體平差的基礎上建立的。
我國共有一、二等三角點約5萬個,三四等三角點十多萬個。
這次整體平差包括三角點近5萬個,據
此求出大地原點的基準數據及由1954北京坐標系到1980國家坐標系的轉換參數和坐標改正值。
坐標系的轉換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完成,這包括:
①沒有參加平差的三角點的坐標改算;
②由坐標系改算引起的地形圖圖廓位置的變化;
③用1954北京坐標系的地形圖作為資料編制1980坐標系新圖時如何確定圖廓位置。
現在已編制了有關的轉奐數據庫,計算出所有地形圖圖廓點的移動距離。
就全國范現而言,圖席移動值AX在-28- 90m之間。
0Y在-12- 132m之間。我國的北部和東北地區差值較小;西南地區則差值較大。
坐標值的變化自然會引起圖廓位置的移動。
在計算機制圖的條件下,通過數據庫踐切和拼接,移動圖廓位置已不存在問題。
對于常規制圖工藝,這是一個較大的障礙。
三、制作新舊符號對照表
為了在編圖時能夠順利地使用資料,
在地圖設計階段應制作新舊特B校新舊符號轉換對照表,
為此要進行以下各方面的轉換和對照:
(1)量度的轉換
從非示準計量單位轉換到標準計量單位,
例如等高線從英制轉換成米制,就需要一個對照表。
(2)分類分級的轉換
制圖資料和新編圖上的分類、分級標志及分級數量都可能是不相同的,
要列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例如,資料圖上的某幾類物體在新編圖上合并為一類,
以及它們等級之間的相應關系。
(3)表示方法的轉換
同一個內容在制圖資料和新編圖上可能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例如制圖資料上用點數法表示人口分布,
新編圖上可能需要用偽等值線表示這里就有一個如何轉換的問題。
(4)符號的轉換
物體的名稱和含義相同時,兩種地圖采用的符號可能不一致,
這時要列出所用符號的一一對應關系。
如果新編地圖上對含義進行了概括,例如不同級別或不同類別的物體合并,
就要指出制圖資料上的某幾種符號對應于新編圖上的一種符號。
四、統計資料的加工
對統計數據應根據設計的表示方法設計數學模型,
由計算機或手工方法算出所需要的數據。
手工制圖時還要根據表示方法的特點計算出諸如柱高、
圓的直徑、矩形或三角形的邊長、扇形的角度等。
計算時還應考慮其所需精度等。
五、過渡標描
所使用的資料圖同新編圖的比例尺相差過大時,就必須對資料圖進行標描加工。
加工就是有目的地對需要選取的要素放大描繪,同時對圖形進行概括,
使之能夠用照相法獲得合格的底圖。
標描對計算機制圖還能彌補自動制圖綜合軟件功能的不足,減少計算機處理的難度。
由于這項加工是一種過渡形式,所以稱為過渡標描,或者稱為標編。
1.標描的方法和程序
過渡標描分為直接標描和間接標描兩類。
直接標描是在資料圖上直接標繪出有關的內容。
間接標描是在資料圖上蒙上薄膜或透明紙,在其上把相關內容標繪出來。
按使用的顏色又可分為單色標描和多色標描。
單色標描是只用一種顏色(通常是黑色)標描出所有的要素,它適合于照相。
多色標描則是分別用不同顏色標描不同的地圖要素,這適合于計算機制圖。
標描的程序可按一般的編圖程序進行。
當地圖內容復雜綜合量大時,也可以采用分要素標描的方法。
特別是將地貌版單獨分開,會對地圖的數字化提供極大的方便。
2.標描圖例
標描圖是一種過渡性質的底圖,對它的要求主要是位置準確,
容量達到新編圖的要求,圖形概括正確,符號清晰易讀,對符號的描繪質量并不苛求。
為了提高標描的工作效率,可以設計一套簡化的圖例。
其中的線狀符號的等級可用顏色區分為了數字化輸入方便,盡量不要使用雙線。
為您推薦 智慧城市:地圖的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