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編繪規范、細則、圖示
文章發布于:2018-06-19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測繪工程:編繪規范、細則、圖示
一、編繪規范和細則
編制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其工作是相當復雜的。
為了保證在全國范圍內地圖的內容、綜合質量、表現形式的統一,
靠各制圖機構分別擬訂的編輯文件是做不到的。
對于這一類地圖,普遍采用兩級設計的辦法,
即由國家測繪主管部門擬訂對地圖各方面統一要求的總大綱—編繪規范,
在它的指導下針對具體的地區由地方制圖機構的編輯設計局部大綱—編輯計劃。
某些涉及廣闊領域的比較規范化的專題地圖,如地質圖、地貌圖、土壤圖、
土地利用圖、地籍圖、房產圖等,往往也擬訂專門的規范來統一它們的規格和要求。
編繪規范是編繪地圖所依據的立法技術標準之一,它的內容應簡明扼要,
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過細就適得其反,
反而適應不了各地的具體情況,降低了它的規范價值。
編繪規范大體上包括以下內容:
總則:包括地圖性質用途和基本要求,地圖的數學基礎分幅與編號等一般性的說明。
編輯準備工作:制圖資料的收集分析和選擇,制圖區域的研究及編輯設計書的擬訂等。
編繪技術方法:選擇編繪原圖的制作方法,數學基礎的建立,
基本資料的加工處理和轉繪,編繪順序及用色規定,對編繪質量的要求。
地圖內容各要索的編繪:各要素的表示方法綜合原則選取指標和注記的規定等。
法如印刷原圖的制作:印刷原圖制作分版規定.對印刷原圖的質量要求等。
附錄:通常包括綜合樣圖圖外整飾樣圖,有的規范還附帶有地圖的圖式符號。
售地圖編繪規范是制圖業務的立法文件,是編繪該類型地圖時必須遵守的。
規范應建立在當代科學及生產水平的基礎上,顧及各方面對地圖實際的要求,促進地圖質量的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規范也會變得不能適應生產實際需要,這時就要對規范進行修訂或重編。
在地圖編繪中還有一個術語一細則 ,“細則”和“規范”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差別。
二、圖式
圖式是地圖符號樣式和描繪規則的規范。
圖式是為了統一國家制圖標準,保證地圖質量,
由國家測繪業務主管部門根據地圖的用途、比例尺、
地面要素的特點以及制印的可能性等統一制定的。
圖式中規定了相應比例尺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物、地貌要素的符號、注記和顏色標準,
以及使用這些符號的原則、要求和基本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規定 :符號尺寸、符號的定位點 和定位線符號的方向和配置、符
號在圖上的正確顯示、符號的印刷顏色的一般規定。
各要素符號:對各要素的符號名稱、圖形、用色及其主要尺寸,都附有詳細的說明。
注記:規定了各要素注記的字體字號、字色。
圖廓整飾及樣式:規定了地圖圖廓和圖廓間、圖廓外整飾要求。
附錄:包括說明注記簡注表、地圖分幅及編號、樣圖式例等。
圖式有單獨成冊的,也有作為編繪規范的附件的。
它是測制和編繪地圖,也是各部門使用地圖進行規劃、設計和科學研究的基本依據。
在計算機制圖中,通常將地圖符號按規格制作成符號庫的形式,供編繪時使用。
為您推薦 測繪工程:地圖設計與編輯的含義及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