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環境對地物光譜特性的影響
文章發布于:2018-05-15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地理信息:環境對地物光譜特性的影響
1、地物的物理性狀
從地物反射光譜特性來說,電磁波從某一地物反射的強度與地物的物理性狀有關,
例如,同一地區的紅色砂巖,由于它的風化程度和含水量不同,其反射光譜特性有所差異。
風化作用能夠引起巖石表面粗糙度和顏色的改變,
多數巖石因風化而使表面粗糙度增加或表面顏色變深,
導致它們在可見光、近紅外波段的光譜反射率下降,
下降的幅度隨巖石風化程度不同而不同。
2、光源的輻射強度
在不同緯度
地物的反射光譜強度與光源的輻射強度有關,太陽是最主要的自然輻射源,
在不同緯度上,照射強度不同,其反射強度也有些差異,
海拔高度也會影響到太陽光穿過大氣的厚度,使地物反射光譜發生變化。
3、季節
季節不同,太陽高度角也不相同,太陽光到達地球表的距離也有所不同。
這樣,地面所接收到太陽光的能量和反射能量也隨之改變。
因此,同一地物在不同地區或不同季節,雖然反射光譜曲線大體相似,
但其反射率值卻有差異。
4、探測時間
同一地物,由于探測時間不同,其反射率也不同,
一般來說,中午測得反射率大于上午或下午測得的反射率,
因此,在進行地物光譜測試中,必須考慮“最佳時間”,
以避免由于光照幾何條件的改變面產生的差異。
5、氣象條件
同一地物在不同天氣條件下,其反射光譜曲線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晴天測得的反射率大于陰天測得的反射率,
總之,地物的光譜特性受到一系列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在應用和分析時,應特別注意光譜特性的這些變化。
為您推薦 廣州地理信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