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理信息:地圖色彩的分解與合成
文章發布于:2018-05-07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廣州地理信息:地圖色彩的分解與合成
幾乎人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白紙上先餘繪一層紅色,
持干后再疊除一層黃色,疊繪后即得到橙色。
自然,藍色與黃色疊給得到綠色,紅色與藍色發給得到紫色...
這種將色料混合后一次涂繪出的顏色基本相同。
因此,包彩的疊加其實質仍是色彩的混合(減色法混合)。
同樣,這種疊加引中到印刷中也是如此。
顏色分解就是使組合的色彩分別制成包料三原色版。
顏色合成就是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色料三原色的油墨疊合,再現成原來的色彩。
常規的地圖生產中,通常首先要編制出一幅彩色編稿原圖,
據此可制成適用于制版印刷的(清繪或刻繪)原圖及分色參考圖,
然后通過分色,獲得各個印色的膠片,并制成各色印刷版,最后各色套印而成彩色地圖。
在分色過程中,不僅根據分色參考圖將地圖內容劃分在不同印色的膠片上,
而且每一印色還可以利用“套網”分成不同明度的多種色層。
理論上網線比例可以從1%.2%.....00(實地),
實際上許多印刷廠一般只能明顯區分的網線比例是15%、30%、50%.75% 和100%,
好一些的印刷廠可以區分的等級更多一些。
這樣一來,不同色相以其不同比例網線構成了許多色彩,不同色的整合,形成的色彩就更豐富了。
這樣,就可以用少數色版疊套出許多的色彩,提高了地圖的表現力并降低了成本。
但這種方法仍然十分復雜,周期太長,被正在興起的計算機軸助制圖所取代。在
計算機上可以很容易實現地圖的分色工作,
具體做法是:將地圖原圖(各種形式的均可)通過掃描進人計算機,
在屏幕上進行數字化,并同時選定所需顏色。
選色變得極其方便,只須按色標上構成顏色的數字(例如某色由紅15%,
黃80%,青20%,展10%所構成)輸人即可。
以后出來的四色膠片在同一位置上即由上述比例的四色所構成,
經過制版、套印即可獲得所選擇的顏色。
這種做法不僅適合于任何原稿,大大簡化了制圖工序,
同時把過去制印中的印前準備工作也一并完成,所輸出的分色膠片直接用于制版印刷。
如果是彩色原稿要進行復制,其做法是將彩色原稿分解成幾張單色底片,然后分別制版,套印成圖。
現在分色的方法主要有照像分色和電子分色兩種。
前者是在對原稿進行照相時分別加濾色片、進行分色,
即利用能色片能選擇吸收某些色光而讓另一些色光通過,
將不同的顏色分解在不同感光膠片上而實現。
后者則是利用電子分色機對彩色原稿進行掃描,
將圖像信息的電訊號轉成光量強弱訊號,經過加工處理后還原成新的圖像信息記錄在感光膠片上。
一次掃描一色,速度極快、分四次完成青版、品紅版、黃版和黑版的掃描,
獲得經分色的四張膠片,可直接用于制版、套印成圖。
這種方法不僅速度快,而且可以得到比原稿更清晰美觀的圖像,現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為您推薦 廣州地理信息:我國的地名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