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信:企業市場出路走向何方?聽聽這家新三板公司怎么說
文章發布于:2019-05-09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新三板掛牌測繪地理信息企業帝測科技于8月底公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企業營業收入約為7660萬元,同比增長44.5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48萬元,同比增長179.15%;其中,本期營收中有11.11%比重的資金,用于以提升內部生產力為目的的研發投入。總體來看,帝測科技仍然處于較快增長和面向企業內部的生產力布局階段。
帝測科技目前所確立的商業模式,是基于測繪技術對空間信息的采集,服務于包括國土、不動產、工程、農業、文化遺產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以及以此為重心的相關智能化應用。
對于企業的自身發展,以及測繪類地理信息企業所共同面對的市場前景,帝測科技的創始人兼CEO張向前更愿意把未來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作為基礎時空數據、平臺及應用服務的供應商,深入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另一個方向是在非城市服務范疇的其他垂直行業領域,形成獨有的行業競爭力。
無論企業會將業務的重點放在哪個方向,或者雙向均沾,在張向前看來,本質上無疑都是通過與其他泛科技手段的融合,將測繪技術轉化為某種生產力和經營能力,并最終面向具體的行業需求賦能并提高效率。
對帝測科技來說,向兩個方向同時前行的靴子,都有了落地。
測繪企業在智慧城市市場的位置
張向前向泰伯網表示,帝測科技約70%左右的業務,可并歸到智慧城市的領域范疇。但區別于大型IT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在智慧城市領域中所發揮的項目框架這種主導作用,測繪地理信息企業對智慧城市顯而易見的幫助,在于從時空信息的角度,實現對智慧城市基礎數據平臺的構建,包括對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以及涉及具體業務方面的多源數據在時空信息平臺中的整體可視化、分析及應用。
但對于任何提供相關服務的測繪地理信息企業來說,所面臨的市場困局存在于同質化的競爭壓力,且測繪地理信息企業作為供應商參與智慧城市項目中涉及時空信息平臺的搭建環節,可替代性強。對此張向前認為競爭勝出的焦點,在形勢上已經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測繪企業有能力提供更豐富、穩定、可靠的數據,包括從二維城市空間信息數據向三維城市和室內BIM數據的高質量輸出,也包括在確保數據從真正可用的角度,提供質量上的保障,例如將精美的傾斜攝影測量數據與航拍激光雷達點云數據進行精準的匹配與整合,可提高在應用層面的可操作性。
二是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真實需求,是否有更明確的把握。例如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的剛需在于不同部門和組織間數據的打通和業務協同;對測繪企業來說,能否基于核心測繪能力,并綜合運用其他科技手段,在數據的處理、連通、挖掘、分析、應用等方面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則顯得至關重要。
綜上,張向前提到,以積極探索測繪技術和泛科技融合的解決方案研發為前提,帝測科技的市場策略,一方面目前是以測繪和空間信息服務供應商身份參與到大型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并提供相對更有技術壁壘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則是積極主導智慧城市在垂直細分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例如面向施工工程管理、規劃、管網等領域提供更加完整的解決方案,這些服務成果將作為典型案例,幫助企業推動并主導更大的智慧城市項目,提供參考價值和說服力。
在跨界創新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文化遺產領域是帝測科技面向非城市服務垂直領域的探索,企業在該領域至今已有多年的深耕。在帝測科技的非智慧城市業務比重當中,文化遺產市場占據了其中的20%左右,而該比重數字,在張向前看來會隨著這一細分市場的不斷成熟繼續提高;而帝測科技在該市場領域的也占據著主導地位,并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國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
張向前認為,對于新行業領域的用戶,能夠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解決“最后100米的需求”至關重要;因而帝測科技除了幫助國內眾多的歷史古跡,諸如為西藏布達拉宮、重慶寶頂山石窟寺等提供室內外三維空間數據,以及GIS和BIM的一體化平臺外,更主要的應該是直接面向相關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提高古跡信息化監管和維護的效率,甚至基于測繪技術深度參與古跡保護的具體工作當中。
例如據張向前介紹,帝測科技在參與西藏布達拉宮的項目中,利用激光雷達對室內結構和建筑體依附的山洞、地洞的數據采集,進一步分析以木材為重要建筑材料的建筑架構與山洞、地洞之間的空間關系,從而為建筑體的維護提供直接的參考;另一方面,通過相關的物聯網設備對建筑體關鍵架構和洞體的形變監測,并基于空間平臺進行展示,也有助于保護單位能及時了解古跡的異狀,并有針對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解決問題。
針對相關文化保護單位的具體需求,帝測科技目前正在探索類似于PPP的深入聯營方式,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中。在人才的布局方面,帝測科技現在已經擁有一批在文化遺產領域的專家,以及在數據分析層面的跨專業人士。而這類人才積累,意味著帝測科技能夠在這一垂直領域中保持行業服務的壁壘。
技術和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張向前認為,技術始終是測繪地信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隨著企業優勢依賴于核心技術得以確立,在趨勢上,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同質化競爭現象將走向市場的精分和創新,而業內長期存在的競品模仿和壓價競爭等不正當行為,也終將難以自立。
人才則是核心優勢所形成的基石。張向前提到,從對內、外部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到新三板掛牌所實踐的面向優秀人才的股權激勵機制的推行,使帝測科技得以積累了業內和跨界領域的人才。接下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將進入到以人才為核心的市場競賽環境中,對于構建技術壁壘,強化對市場的嗅覺,以及成就企業的行業地位,人才無疑是關鍵要素。
正如張向前所認為的那樣,未來能脫穎而出的企業,必定是在守住傳統市場的同時,還能另辟蹊徑開拓新市場、并能在這一領域獨當一面的企業;而反之,遭到市場淘汰的步伐也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