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嫦娥四號著陸月球,十大看點告訴你到底有多牛!
文章發布于:2019-01-14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
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發射成功現場
它對中國探月、乃至整個人類探月,到底有多大意義?本文十大看點為你全方位解讀。
看點:為什么選擇探測月球背后?
地球上每天都有無數人舉頭望明月,對著它發出各式各樣的感慨。但極少有人意識到,從他們第一次看到月亮至今,除了月亮“形狀”(月相)的變化,月球表面的“圖案”其實從來沒變過,甚至最早人類遠祖古猿看到的月亮和今人并無區別。
道理很簡單:
通過億萬年的努力,巨大的地球把月球牢牢得實現了潮汐鎖定,使它圍繞地球一圈的公轉周期完全等于自身轉動。從地球上就只能看到當初它被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雖然由于月球天平動和視差現象可以瞥見一小部分背面,但絕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我們稱之為“月球背面”,在一些文藝作品中,還被藝術得稱為“月之暗面”。需要注意的是,月球背面也能被太陽照到,并不“暗”,只不過人類看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