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術讓生活更具未來感
文章發布于:2018-12-26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人類80%以上活動都與之有關
早上坐網約車去上班,中午在網絡訂餐平臺上點外賣,晚上查看運動軟件一天走了多少步……這些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的手機App都離不開地理信息的應用。
“我們很多人平時感覺不到地理信息對我們有多大價值。”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說,實際上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地理信息,它已經關系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去商場購物找不到某個品牌的專柜怎么辦?打開手機地圖導航,即便在室內,也能精確引導。
“這得益于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定位技術和街景技術擁有更高的精度。”浙江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博士章笑藝說,未來,隨著技術的更迭,地圖導航將具備三維立體、虛擬現實和交互性。
滴滴出行提供的數據顯示,移動出行網絡已經觸及全球80%的人口。這也得益于地理信息技術提供的數據服務。
僅僅在該平臺,每天就有150億次的定位請求,每天地圖路徑規劃超過400億次。“地理信息技術支撐了滴滴完成上述數據。”滴滴出行公關經理張伯倫說,更合理的路徑規劃、更準確的實時路況信息、更精確的預估到達時間……不斷提高的精度讓生活更具未來感。
從服務政府到服務民眾
這種未來感還體現在城市的規劃上。規劃部門正在通過地理信息技術來分析一棟樓建立之后對周邊環境將產生何種影響,從而完善他們的方案。
這項被稱為“城市引擎”的技術曾經被用在迪士尼動畫片《瘋狂動物城》中,用以大批量建立城市建筑物模型,而非像過去那樣耗時耗力地用三維建模。
這項技術服務的提供商易智瑞(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東地區的總經理張乾乾說,通過把各種參數分析、人口情況、地質特征以及主觀經驗都設置為限制條件,可以快速形成不同的建設方案。
“中國很多城市的新區都在應用這項技術進行城市規劃,效率更高。”張乾乾說,“傳統的數據庫只知道人口的變化總量,比如這個地區的出生率變化,出現了幼兒園或者小學的數量缺口,但具體到如何空間布局,還要依靠地理信息技術。”
“太空數據”為技術革命注入動力
在業界看來,互聯網、物聯網、衛星導航、智慧城市、生態保護、災害預警等方面對地理信息技術的依賴度將持續加深。
比如,保障大會用電安全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成了電力工人智能運維的好幫手。配備了高清可見光相機、紅外熱成像儀、局部放電傳感器,這個看似個頭小小的機器人儼然一個“安全巡防員”。
“通過掃描、對比200多個數據,可以測量站內機器運行的環境是否正常。”大會主場館工作人員楊旭說,一旦發現異常,數據會傳輸到后臺,并發出警報。
這些來自外太空的地理信息數據為地球上的人類技術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受到災害侵襲,比如發生洪澇,或者遭遇地震,地理信息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人們在災害管理規劃中需要利用的關鍵工具之一。”聯合國全球地理空間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共同主席凡妮莎·勞倫斯博士說。
正如全球地理信息業界的先驅和技術領導者杰克·丹杰蒙德所言,最尖端的地理信息技術碰撞產生的創新火花,將為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