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為何會有日本人在中國非法測繪?他們原來要獲取這些信息!
文章發布于:2018-12-11 作者:admin 瀏覽次數:次
昭和6年6月27日, 日本關東軍大尉中村震太郎和退役準尉井杉延太郎,化裝成農業技師并且違反中國政府的禁今進入哈爾濱和大興安嶺索倫一帶作測繪調查,被東北軍興安屯墾公署第三團發現并扣留。在證據確鑿情況下,被秘密處決。史稱「中村事件」。
日本對中國測繪一事,上溯能到日清戰爭之前,本來并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最近鬧得比較大的一次是平成17年及之后三年時大林成行、東俊孝、相馬秀廣等人在新疆地區的非法測繪,但如果仔細留意,哪怕用搜索引擎也能得到許多關于日本對中國進行測繪的信息,事情做了便是做了,沒有什么好辯解的。
日本在新疆非法測繪之后中國政府便頒布了《國外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配合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測繪法》特來處理這類事宜。最近這次的地區反而更加敏感。
非法測繪指的是違反以上兩部法律的測繪行為,至于軍事基地,可以說超出非法測繪的范圍了。目前非法測繪的理由一般是兩個。第一是為衛星拍攝的影像提供糾正控制點。目前軍用偵察衛星的分辨率很高。但是確定影像位置的方法確不太完善,只能根據衛星的運行的位置來確定重要目標的地理位置,始終不夠精確;而且偵察衛星或者航拍拍攝到的影像因為探測原理緣故和物體的實際位置是有誤差的(類似于畸變),另外一點是攝影時如果地物不是垂直投影也需要糾正,這些糾正的方法是利用數量一定的經過精確測量的校正點進行矯正,可以得到精度非常高的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是部分商業上的需要,主要是電子地圖、導航或者定位公司想使用中國城市的導航數據,但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意從測繪局購買數據,所以自行測繪或者利用私人渠道違法購買測繪數據。由于自己測繪后會用于近乎不受控制商業用途,第一可能有損中國相關行業的利益,第二沒人能保證敏感信息不會流入到中國不想流入的人或團體的手中,所以也需要監管和限制。
中國是有專業的測繪局的,對于正常使用的數據,比如城市導航用測繪數據是可以交易的,付費購買即可。雖然精度和信息量有限制,比如一般的地理信息要素只能添加17層,但對于民用已經綽綽有余。如果以科研活動為理由進行測繪,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需要政府和軍隊測繪管理部門的同意,并且有中國相關測繪單位合作共同進行,雖然這些要求很基本,但是最近幾年在中國的非法測繪問題,無一完成這些要求。入鄉則隨俗,到了別國活動則遵守當地法規,這種要求似乎一點也不過分。
中國在15年戰爭之前因為日本軍方由大量詳盡的測繪數據得到了精密的軍事地圖,在作戰時吃過虧,日方地圖由于更為精密,得到的情報更多,甚至有些小徑日方知道而中方不知道,作戰有時處于不利狀況。即使這些信息暫時沒有用于軍事和情報,但無法保證永遠安全不泄露,也不能保證以后不會用于這些方面。而這些地理情報經過整合、處理之后,往往可以得到更有價值,也更為中方不想讓別國知道的信息,一人尚有隱私,何況一城一國。
另外關于中國境內敏感目標(水利工程,電廠,尤其核電站這類也算)的問題,這個嚴格說能算間諜活動,雖然世界上基本是個大國都有自己的情報部門,但你不能指責這些國家采取措施反制是錯誤的,美國冷戰期間對蘇聯和現在對朝鮮有過大量偵查行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核武器時代防止再次出現類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事件。